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> 首页 正文

以青春之名赴志愿之约,张嘉怡的逐光之旅——经济与管理学院张嘉怡先进事迹

发布日期:2025-04-17

在时代的奔涌浪潮中,青年始终以奋进之姿挺立潮头。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2级电子商务专业的张嘉怡,正用志愿服务的星火点亮青春坐标。作为班级团支部书记与学院创新实践社执行主席,这个扎着马尾总是步履匆匆的姑娘,三年间将课余时光编织成300余小时的志愿服务轨迹——从社区助老课堂到乡村教育帮扶,从疫情防控前线到科技赛事保障,她用脚步丈量责任,以行动注解担当。当同龄人还在寻找人生方向时,她已在基层实践的沃土上培育出“优秀志愿者”的荣光,让团徽在服务社会的征程中愈发闪亮。

班级团支书:传递思想火炬,凝聚班级力量

作为班级团支书,张嘉怡以双向赋能的工作理念构筑青春成长共同体,始终将引领班级同学的思想建设、班级凝聚力增强做为首要任务,定期组织开展主题团课活动,精心挑选与时代紧密结合的主题,采用多样化的研学方式,将理论教育拆解为“感知-思辨-践行”三阶育人模型。如“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,争做新时代好青年”专题团课,把理论教学、红色电影、 小组讨论、知识问答竞赛融为一体,既能让同学们直观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,又能激发大家思考的积极性,还能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学习成果,使同学们对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有更深入的理解,思想觉悟显著提升。

“五四精神”主题团课

以雷锋月为契机,张嘉怡连续三年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,将奉献精神深植班级文化。她主导的“爱心图书捐赠计划”突破传统模式,不仅动员班级同学捐赠闲置书籍,更倡导在每本图书中夹入手绘书签和手写信件,使200余本图书化作传递温暖的“知识漂流瓶”。

同步推进的“绿美校园行动”中,张嘉怡创新采用公益+科普模式,设计的环保路线覆盖教学楼、食堂、宿舍区三大场景,组织同学分区域清理垃圾,在学院电子屏循环播放垃圾分类视频,进行环保知识科普。

三下乡社会实践:扎根乡村土地,奉献青春力量

在每年的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中,张嘉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志愿服务精神,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活力。

在红色文化传承实践中,张嘉怡组织团队深入淮北徐集村开展红色文化寻访,通过走访当地老党员、革命烈士后代,系统采集前辈们口述史料,挖掘革命烈士后代珍藏的往事。同步组建“红色宣讲团”走进村小课堂,以平实讲述传递信仰力量。特别在“跨越时空的对话”主题故事会上,一位老党员生动讲述自己早年参加战争的经历,使革命精神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传承纽带。活动现场,孩子们屏息凝神,眼中跃动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光芒,这种双向奔赴的红色教育让尘封的党史真正焕发出时代生命力。

淮北徐集村红色文化调研

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是张嘉怡“三下乡”的重要任务之一。她聚焦杨府锦口子酱产业升级,帮助构建“非遗+电商”振兴模型,针对产品市场认知度低、渠道单一等痛点,她通过全流程溯源调研,系统梳理古法工序、原料选取标准、风味特点优势等,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专业技能,组建“新农人电商攻坚组”,以产品文化IP为核心,构建沉浸式直播矩阵,为产品拍摄精美图片、撰写直播文案、开发风味体验包等,并向老百姓普及直播带货销售模式。通过一系列的努力,杨府锦口子酱的线上销量大幅增长,助力工坊年增收超30万元,真正实现让非遗技艺转化为乡村振兴新动能的实践闭环。

杨府锦口子酱公司调研

团学组织执行主席:助力竞赛成长,引领创新风尚

作为学院创新实践社执行主席,张嘉怡系统设计赛训一体赋能体系,针对智创安理、三创赛等重点赛事,她联动组建由国奖得主、专业教师构成的“双导师智库”,不同竞赛的特点和要求,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,定期开展针对性赋能培训。

她积极投身创新设计设主导的“e启航行,科技学堂”大学生知识科普项目,通过进学校、进社区、进场馆、进企业,组织开展科创引领行动、科普阅读行动、科学家精神弘扬行动、科技电商助农行动等各类型知识科普类志愿服务活动。自2022年9月入校以来,累计举办各类专业学科竞赛培训10余场,开展科技作品展示讲解5场,服务学生和群众700余人次,相关活动在中国青年网、人民网等各类媒体报道50多次,负责的“e启航行,科技学堂”大学生知识科普项目先后获评2024年全国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团队、2023年全国乡村振兴笃行计划专项团队、2024年安徽省乡村振兴笃行计划专项团队。

学科竞赛经验分享

在竞赛筹备阶段,她还组织志愿者团队为各类赛事提供全方位支持,不仅帮助选手查找资料、分析项目可行性、优化项目方案,还负责现场的组织协调工作,确保竞赛顺利进行。在她和志愿者团队的努力下,学院在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,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。

踏入大学校门以来,张嘉怡便在学业、竞赛和学生组织活动等多方面展现出非凡实力,她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,带领团队在众多学科竞赛中脱颖而出,其中国家级A类竞赛中斩获大小奖项十余项,国家级B类竞赛奖项若干项。这些成绩不仅是她个人能力的证明,更为她在志愿服务领域发挥专长奠定坚实基础。

获奖情况

撰稿:经济与管理学院 蒋倩倩

核稿:经济与管理学院 胡珊珊

编辑:经济与管理学院 李双双

审稿:经济与管理学院 姚德利